幼儿园健康管理系统

在亲子阅读中传递爱

   “那么小的孩子,又不识字,会读什么?”“孩子拿本书也就是随便翻翻,看看图,甚至觉得撕书很好玩。”这是不少家长的疑问,连小女最近也提出质疑:“妈妈,我又不认识字,怎么也叫读书呢?”

    在日常概念中,“阅读”是建立在“识字”基础上,其实,对于学前阶段的孩子来说,阅读不是外显的认读和书写的技能,更重要的是一系列与听说读写有关的态度、情感、行为技能等。所以,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,都可以算作阅读,孩子们的阅读既是视觉的,也是听觉的、口语的,甚至是触觉的、嗅觉的、味觉的。比如,对于几个月的小婴儿来说书就是玩具,翻书、撕书、闻书、吃书,考虑到这个年龄阶段孩子阅读的特点,已经有很多带味道的图书、可以吃的图书诞生;1-3岁的婴儿随着生理的成熟,可以学着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,会看图画,能从中发现情节的变化,并将之串起来成为完整的故事,喜欢倾听成人念图书文字;3-6岁的孩子基本掌握口语,能在成人的引导下,欣赏、理解画面,复述故事并创编故事、表演故事等。基于此,我们将“亲子阅读”界定为:在轻松、愉快的亲密气氛中,父母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目的,共同阅读图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。

    亲子阅读对于幼儿来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,首先,它是让孩子感受爱、享受爱的过程。孩子带着听有趣故事的平常心态和父母一起阅读,阅读活动中的来自各个感官的信息经由大脑诠释为安详、惬意、深切的亲情,这缩短了两代人的距离。心与心的交流,产生共同的欢乐,达到相互的理解与信任。阅读应该成为孩子和父母甜蜜的享受,反言之,如果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的第一需要——父母的爱——缺乏的话,那么在孩子看来,这次阅读就是没有意思的、失败的。亲子阅读之意不在于“书”和“字”,而在于“爱”和“情”。

    很多时候,我们是站在成人的立场上做判断,比如,我们习惯性地认为,一个故事总要说明些什么道理,其实,这是成人的“功利主义”,孩子看重的是“游戏精神”。纵观国内外优秀的儿童绘本,都在张扬游戏精神——源于生活又夸张的生活题材,鲜明的角色形象能成为孩子的“游戏伙伴”,游戏化的情节、画面、语言,这些都能激发孩子的生命价值,让孩子如同在儿童乐园中飞扬。

    游戏精神彰显的就是快乐、想象和自由,在游戏精神的观照下,绘本才能与儿童的情趣相吻合,才能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、创造力,才能调动儿童的情绪、情感和意志。所以,当绘本的表达系统与孩子的心理相契合,图文并茂,“画中有话”,与他们的经验相连接,就能更好地促进其精神成长与完善。

    家长不要将和孩子的亲子阅读当作一个任务来完成,成为负担,而是要将之当成与孩子共享的美好时刻。亲子阅读没有固定的时间、地点、模式,有了阅读的兴趣,有了合适的材料,随时随地都可以展开。家长在阅读过程中不要连珠炮式地向孩子提问,鼓励孩子自己多思考,善于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。亲子阅读的方法还和绘本内容、当时的情境以及孩子的性格有关。

    所以,亲子阅读对于孩子而言,就是和父母成功交流的有益的社会实践,阅读无定法,在轻松的氛围中,父母——孩子——绘本三者之间形成动态平衡,亲子共成长!

    亲子阅读的意义是快乐,是传递爱,是体验艺术,阅读把孩子,同时也把家长带到任何一个可以想象的世界中去,无数倍地超越日常的体验,在阅读中,我们的生命被无限扩张,阅读的快乐是不会轻易为其他快乐所取代的!